正在检查登录状态... | 繁體中文 | 设为首页 | 加入收藏
点击:932 | 评论:0 | 辅助功能: 复制 | 打印 | 字体: | |

【第一届IMX365小比例AFV模型锦标赛】1/144(德)“多拉”列车炮

作者: 甜甜兔 发表于
版权声明:转载请征求作者同意,转载时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。
/blog/weblog-3169-1.html
   [em28]1935年,德国开始了新一代列车炮的研制计划,老牌厂家克虏伯的设计师们拿出了方案,该方案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均衡性,很好的操作行程,有效荷载下令人满意的口径。1942年初,终于制成了这门超重型巨炮,它被用克虏伯家族的“古斯塔夫”前缀名命名,希特勒本人和军需部长斯佩尔出席的验收仪式,它被700万马可被军方购买,以工程师的妻子的名字命名匿称“多拉”。它的炮管长达32米,火炮在战斗状态的全长达53米,高12米,全重1488吨。

      这样的庞然大物在装配、运输和射击试验时遇到极大困难。在试验弹道性能时,装弹机还不太完善,只好用一台起重机把4吨重的炮弹吊送到炮身尾部,再用一辆轻型坦克把它猛地推撞到炮膛里。为了把火炮运送到试验场,特地设计了3辆构造特别的巨型运输列车。沿途的桥梁无法承受这样大的重量,列车只好绕过很长的弯路而行驶。到达阵地后,先用2台巨型起重视吊装底座,然后安装炮架、炮管和装弹机构,全部工作由1名少将指挥1400余人奋战3个星期才完成,高矗的巨炮十分雄伟壮观。为了预防苏军飞机轰炸,阵地四局部署了高炮部队和警戒飞机,大量步兵、巡警和警犬在周围10千米内日夜巡逻。一旦发现敌机轰炸,立即由化学兵施放烟幕掩护。参加指挥、操作、警卫的总人数达到4000人以上,它的炮弹也是骇人听闻,每一枚穿甲弹重7.1顿,一枚高爆弹重4.8顿,推进燃料在1.8吨到2吨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[ 该网志同时发表在论坛,点击查看 ]

此日志的引用通告 URL:
http://www.imx365.net/blog/tb.cgi/3169

其实我一直都不知道您在想些什么,有什么感触。说真的,您的评论对于我来说很重要...

还没有人评论过

发表评论
  • (地址不公开)

(访客)